課程資訊
課程名稱
中國政治史一
Political History of China (Ⅰ) 
開課學期
102-1 
授課對象
社會科學院  政治學系  
授課教師
林俊宏 
課號
PS4574 
課程識別碼
302 27410 
班次
 
學分
全/半年
半年 
必/選修
選修 
上課時間
星期四3,4(10:20~12:10) 
上課地點
社科23 
備註
總人數上限:40人
外系人數限制:10人 
 
課程簡介影片
 
核心能力關聯
核心能力與課程規劃關聯圖
課程大綱
為確保您我的權利,請尊重智慧財產權及不得非法影印
課程概述

本課程設計之重心在於透過某些特定的議題進行歷史的重新閱讀,著重於歷史的政治面向,並討論政治因素與其他因素的互動性關係及安排。 

課程目標
第一講:什麼是政治史,政治史的定義,中國政治史的起點
(一) 歷史的意義與功能
(二) 什麼是政治史,政治史與通史有何不同:政治生活的涵蓋面討論
(三) 政治史、政治思想史與政治制度史
第二講:上古史
    氏族、圖騰、巫史與政治權力
第三講:夏與殷商的政治史
(一) 夏朝的形成及其政治制度:簡單的官制與政權轉移(繼承)方式
1. 夏文化存在嗎?
2. 夏禹和啟在王位繼承上的不同:父子相傳的政治傳統
3. 夏的王位繼承與政治制度
(二) 商民族考、夏商之政治鬥爭
(三) 商的建國與封國、繼承制度
(四) 商的政治社會(階層)結構與分工
(五) 商的內在政治制度與外在政治環境
(六) 商的亡國與商周之間的政治鬥爭
第四講:周的建國與西周的政治史
(一) 周民族考
(二) 周的初期封國過程(三次)與政治制度:官制、分封制 
(三) 周公的政治地位
(四) 封建的討論(參瞿同祖書)
(五) 西周對外的征伐
(六) 井田制度的政治意義
(七) 西周的滅亡
第五講:春秋時期的政治史
(一) 公室政治興起的政治原因:王室東遷與王權的合理化因素的喪失
(二) 公室政治興起的經濟原因:王畿縮小、工商業、賞賜與軍費
(三) 「霸」的政治文化
(四) 五霸的興衰與實質意義:中原與邊陲文化的對抗(楚與秦)
第六講:戰國時期的政治史
    (一)春秋戰國的變遷與因素討論
(二) 王權的轉變
(三) 秦王國與變法
第七講:秦漢之際的政治史
(一) 秦王朝的興衰
(二) 王權的集中與官僚結構的成形
(三) 焚書坑儒的意含
第八講:西漢政治史(建國,列侯,官制,興衰,舉才,政治社會結構)
(一) 劉邦與項羽的分析
(二) 漢初的政治結構與政治權力
(三) 鹽鐵論的政治意含
第九講:東漢政治史
(一) 世家大族的發展
(二) 王權代理之爭:宦官、外戚與士大夫的權力結構
 
課程要求
閱讀文章與課堂討論,期末評論與口頭報告,以及書面報告 
預期每週課後學習時數
 
Office Hours
每週五 15:00~17:00 
指定閱讀
前一週發給遺課者文章檔案 
參考書目
周谷城著 中國政治史
薩孟武著 中國社會政治史
錢 穆著 國史大綱 
呂思勉著 中國通史
翦伯贊編 中國史綱要
以及其他課間補充之書籍
 
評量方式
(僅供參考)
 
No.
項目
百分比
說明
1. 
課堂討論 
30% 
 
2. 
口頭報告與評論 
40% 
口頭報告30% 評論10% 
3. 
期末書面報告 
30% 
可以選擇小組或個人報告 
 
課程進度
週次
日期
單元主題
第1週
9/12  宋代“中國”意識的凸顯
境遇與認同:帝制中國形成期的華夏意識
 
第2週
9/19  龍-由圖騰崇拜到皇權象徵
中國古代圖騰傳播的內容、觀念與功能
論三代宗教文化與歷史觀念
 
第3週
9/26  中國古代的巫
中國古代巫覡的社會形象與社會地位
 
第4週
10/03  中國古代社會史論序
從聚落到城邦
 
第5週
10/10  國慶休 
第6週
10/17  中國社會經濟史學理論的重新思考
商周奴隸社會說糾謬
 
第7週
10/24  周代的商人與自由民
戰國輕重術與輕重商人
 
第8週
10/31  從初稅畝看周代土地問題
從封制到郡縣制的土地所有權屬問題
 
第9週
11/07  從初稅畝看周代土地問題
從封制到郡縣制的土地所有權屬問題
 
第10週
11/14  編戶齊民的出現
戰國秦漢小農家庭規模及其變化機制-圍繞五口之家的討論
 
第11週
11/21  中國古代國民晚出考與賢人考-特別的自由民途徑
中國遊士時代始末略論
 
第12週
11/28  秦代書同文的意義及其影響
中國古代學術史上的關鍵事件及其意義-以秦火焚書為討論的核心
 
第13週
12/05  軍功受益階層論
焚書-尚黃老-獨尊儒術
 
第14週
12/12  報告 
第15週
12/19  報告 
第16週
12/26  報告 
第17週
1/02  報告